六月一日是儿童节,其实欧美多半不过儿童节,因为这是国际妇联在前苏联定下的...
于是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这些在英特纳雄耐尔精神下长大的孩子们~~~
都说现在的孩子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可在无论在我那个被无数次咏歌的童年里,真的都很难觉察到那种金色的气息。在我所见到的一双双本该纯真无忧的眼睛中我看到了太多的无奈和孤寂。社会的、学校的、老师的、家长的、太多的外来因素让多少孩子过早的成熟、过早的叛逆… …
偶然在浙江儿童频道看到一部很老的电影名叫《党的女儿》里面有一段话,讲的是小女孩的妈妈不让小女孩吃咸菜,因为那个咸菜是她用来交党费的,她是这么对上来劝阻的游击队员说的:现在让她苦点没关系,等我们革命成功了,她们不就过上好日子了?
我不尽要问,“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就要跟小学生一样开始上学前班。到了七、八岁以后,孩子清晨6点半就得迎着太阳上学。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几乎全是满堂灌。下午放学后,还要完成老师及家长布置的作业。每当星期或假日,孩子们还要报名老师以及家长安排的各种补习班。”这样的生活能被叫做幸福么?
我曾经在某个少儿活动中心【说难听其实就是兴趣补习班】做过一个调查。五十个人中:自己不愿意来而被家长要求来的有8个;被家长要求来而自己无所谓,学习后觉得乏味的有27个;被家长要求来而自己无所谓,学习后觉得不错的有6个;而自己要求要来得有9个。
很明显在孩童时期我们的意志往往趋向于家长,而家长的对于孩子又是如何的呢?
如今的我们,在物质条件是日益丰富了。家长们也都把最好的物质生活留给孩子。他们这样就足够了~~ 其他都不重要了~~~ 而至于孩子在想什么则不当一回事儿。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但出了事情就一味责怪学校的他们哪里有第一教师的样子?更在某某被美国名校录取孩子的家长回忆录中,居然沾沾自喜的述说往事——孩子不听话就把她一个人关在黑屋子里!!这种孩子教育上的畸形不但得不到纠正,居然还大肆宣扬!
13年前【1995】一个叫齐尔伯格(柯伯格)加拿大小孩和他的同学建立了一个名为“解放儿童”(FREE THE CHILDREN)的基金会,提出“孩子帮助孩子”的口号。如今,齐尔伯格(柯伯格)已经是举世瞩目拿的奖状可以成打计算,足迹遍布55个国家。而这个机构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由青少年管理和领导的慈善机构,吸引了全球45个国家100多万名青少年参与,并在拉美、非洲、亚洲的35个发展中国家建立了450所学校。
记得在CCTV新闻频道的那次专访中齐尔伯格(柯伯格)的父亲是这样的说的:
“我和我的太太都是非常乐观的人。我们都愿意相信事情会往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希望他们很积极地去做事。我猜这可能和中国的情况有些不同。我曾经去过中国,我知道在中国,孩子们的学习是最重要,其他的事情都无足轻重,我个人对此不敢苟同。但是在加拿大我们有不同的教育,比如体育是很重要的,童子军是很重要的,男孩子们会去田野,去森林,他们去郊游,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的人格,而不是丰富他们的知识。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是这种教育不仅仅来自学校,还有生活的其他方面。这是很典型的加拿大父母的做法。”
12岁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家长在做什么?
或许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竞争太激烈了,孩子必须有多项技能才能立足于世。可是,又有多少人想过,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立足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呢?
无论贫穷或富有,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全神贯注于他们自己的烦恼和困难中。他们并不严肃地关切目前的社会与道德的堕落,而只期望自己的孩子有所专长,能出人头地。他们为孩子的将来焦急,渴望孩子因教育而获得安稳的职位,或是幸福的婚姻。
生活,是痛苦、喜悦、美、丑、爱,一旦我们将它整体地加以了解,那么这项了解在各方面都会创出它应有的技术。不过,相反的说法就不可能了——技术永远无法产生创造性的了解。每个人的道路都必须由他们自己来走,在一个人开始学步之初就开始为他计划要走的路,那么他旅途又怎么会有沿途的惊喜?他又怎么能在“选择”中体味旅行的真谛?他又怎么能探寻到自己最终的归路?
无知的人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中国有句老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一个有学问的人依赖书本、知识和权威获取了解,那么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引导自我认知,这才是学习与生活的真谛。若不然古人怎么说“学海无涯”?当一名12岁的少年开始了他惊动世界的探索时,而我们的孩子却在成人的意志下恪守着战战兢兢的“灵魂”。日复一日的补习-功课-再补习-再功课。这种机器式的生活,曾经的我是这样,现在的他们依然。
末了,我心漠然,说不出是酸还是痛,齐尔伯格(柯伯格)创立的机构名字为“解放儿童”(FREE THE CHILDREN)。他们解救的多是在贫穷和不断劳作中的底层儿童。而在我的立场之上,那些被压迫的苟延残喘的孩子们却因为身披家长物质供养的华丽外衣而只有打落牙齿和血吞了。解放,解放~~~~ 解放儿童... ...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