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这个帖子是非主流的,因为我的目光不是盯着奖牌。当然这不代表奖牌不重要。= =||其实最近一直很忙。所以虽然这个想法酝酿很久不过一直没有成行。今天来看看这里好像没什么人提起这些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吧…ps:最近太忙,加上要整理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说的人很多,所以要慢慢来… 于是等我慢慢更新吧,当然如果那个和我一样有这个兴趣收集的也可以加入= = b
主题一、巴勒斯坦: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即便漂泊,即便动荡,却从未熄灭心中的运动激情。即便封锁,即便艰难,也不轻言放弃每一次参赛的可能…奥运,巴勒斯坦人从未放弃过。93年正式成为国际奥委会成员,96年才在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首次亮相。今年的北京是他们第四次组队参赛。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巴勒斯坦甚至不能被称为一个完整的国家,自1947后,历史惊人相似的一幕开始重演,但这次流亡的主角不是希伯来人而是巴勒斯坦人… …失去故土、漂泊流浪、划地重建,纷争不断。可以想象,对于这些个运动员来说,北京究竟有多远?恐怕只有他们自己了解。然而,奥运的梦想支持他们越过重重障碍来到了北京,来到了奥运赛场… 这本身就完成了一种超越。纳德尔?马斯里:加沙到北京究竟有多远?图解:穿行在驴车中的奥运梦想图解:4月6日,加沙地带北部城镇贝特哈农,马斯里在街头锻炼。图解:因为常常受到空袭的干扰,他只能在街头训练。每天,马斯里都沿着街道跑过这些断壁残垣。孩子们看见马斯里,会冲他叫“跑啊,马里斯!快跑!”【《阿甘正传》中的著名台词… …】马斯里是13个完成的,位列倒数第一。可当他到达终点的时候,获得决赛资格的四名选手已经离开了跑道,可他却兴奋得好像胜利者一般… …请注意,这家伙只有28岁= =|| 悲哀的是,我在他的面庞上甚至找不到青春的痕迹… …巴勒斯坦的运动员中,只有马斯里是来自加沙地带的。只要稍微关心一点时政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可以被称为与世隔绝的地区… …这可不是赞美之词,因为这种与世隔绝与沈括笔下的世外桃源可是截然相反的境况。马斯里的家在加沙地带北部的拜特哈嫩,这一带常常是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向临近的以色列城市发射火箭弹的场所,所以也是以军空袭和攻击经常光顾的地方。在冲突发生时,马斯里只能躲在家里,等局势平静后再出门训练。马斯里经常去的训练场是拜特哈嫩以南约16公里的阿尔-雅穆克沙地体育场。体育场的跑道全部用沙子铺就,名副其实。此外,加沙的大街小巷也是马斯里的训练场。在驴车和人群中一路穿行,同时闪躲道路上的坑洞,是他训练时的“必修课”。自从07年6月哈马斯在加沙地带与法塔赫发生冲突后,哈马斯甚至攻占了设在加沙的巴奥委会大楼,并查抄了楼内所有的资料,掐断了巴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的正常联络。【想骂娘,人家搞体育的关你政治屁事…】这也一度让哈马斯的奥运之梦成为泡影。加上色列加强了对加沙地带的封锁,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自多哈亚运后以后,马斯里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国际赛事。直到今年4月9日他获得了以方的通行许可,离开加沙,前往杰里科训练,那里有巴勒斯坦国内目前唯一的一条400米长的原始跑道… …马斯里说:“对我来说,虽然去北京参加奥运会要克服很多困难,但我已经准备好了为此牺牲一切,因为我距离我的奥运梦已经很近了。”格迪尔?格卢夫;这也是一项记录 在网上翻了个遍也没找到她的一个视频或是一张单人照,郁闷…格卢夫在女子100米预赛中即被淘汰,但这个13秒05的成绩却已经打破了巴勒斯坦女子百米的全国纪录… 17岁的?格卢夫被认为是此次巴勒斯坦奥运代表队中最有前途的新秀。由于家里经济困难,她买不起专业跑鞋【我确定她不是达娜,或许对于这些运动员来说有跑鞋都是奢侈的】3年前,教练哈马德凑钱给她买了一双。然而,格卢夫却将这个“宝贝”一直锁在衣柜里,因为不想在奥运会前弄坏她的“宝贝”。和巴勒斯坦的运动员一样,对他们来说能来北京就已经是圆梦了,而购买一些国家运动员看来很是平常的营养品就成了天方夜谭。但这不代表,格卢夫就没有梦想“我看到了奖牌,我知道那(获得奖牌)是不可能的,但我可以梦想,不是吗?” 【于是,我又一次很恶劣的想起了我们那些富翁级的国足们…把你们的鞋子脱下来赞助下人家吧~反正你们只要有拳头就够了。哦!对了…谢亚龙老人家就免了,否则她的梦想就会遥不可及了!!= =||扎奇娅-纳塞尔: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会没有梦点击观看CCTV关于她的视频没有游泳池,没有教练,没有泳衣,对一个游泳运动员来说,还可以没有什么?好吧… …她的奥运历程虽然只有50米,但她的梦想永远不会结束。虽然是第七组的第一,游出了31秒97的成绩,比她的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7秒。但她的成绩只能排第79名,不过纳塞尔却说这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其实,从得知自己获得参赛资格那一天起。这个20岁的巴勒斯坦女孩心中就充满了喜悦和悲伤两种矛盾的情绪。喜悦的是,她终于能成为代表本国参加北京奥运的4名选手之一。悲伤的是,自己根本没有像样的训练条件。 纳塞尔是约旦河西岸北部城市杰宁一所大学的学生,杰宁没有游泳池,而耶路撒冷游泳馆的通行许可又一直没有获得以色列的批准。所以,她只能利用周末从最北端的杰宁长途跋涉到南部的伯利恒一家公共泳池去锻炼。因为要分男女专场,纳塞尔最多也只能在女子专场时练上那么一个小时。用她的话来说,这就像是泡了个澡。而更麻烦的是这家公共泳池的泳道只有15米长,人员众多之下,腿脚无法施展开。而为了争泳道而跟人争吵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纳塞尔今年4月才和马斯里一道取得了以色列通行许可。长期缺乏系统训练使她对参赛并没有什么信心。但她表示:目前更为重要的是要代表巴勒斯坦人对未来的希望,即使无法让巴勒斯坦旗帜在赛场升起,她也要出现在奥运的赛场上。她说:“我们没有泳池,但我们不缺梦想。” 哈姆扎?阿卜杜:“小鱼儿”终于从“池塘”游到“海洋” 25秒60,这是哈姆扎?阿卜杜在昨天晚上男子50米自由泳小组赛中游出的成绩,名列第4组第2。排名第73位,已然与后面的赛事无缘。但没关系,他的出现就已经是奇迹了。1991年1月阿卜杜出生在东耶路撒冷的小镇贾巴勒姆卡贝尔。不要以为这样的出生就能给他带去多好的条件。事实上,跟其他许多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一样,自1987年以来,东耶巴勒斯坦人的体育运动就陷入了停滞。那里的三个主要运动场都是20年前建的,现在一个变成了牧场,一个被以色列以修建公路为名占用,最后那个则废弃成了荒地。 阿卜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4岁开始,他在邻家的小泳池学习游泳,从此便爱上了这项运动。然而,十多年后他依旧只是小池塘里的小鱼儿。东耶路撒冷没有标准池,他只能在青年会提供的17米池中扑腾,而他也支付不起每周在西耶路撒冷50米标准池训练的费用,但他依旧是巴勒斯坦100米自由泳和100米蝶泳全国纪录保持者。直到开赛前1个多月,他才带着捐助的比赛服,拿着国际奥委会提供的机票来到了北京。在这里,得到中国教练的辅导、心理医师的指点、营养专家的照顾… …这种奢侈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最令他兴奋和恐惧的还是那一汪湛蓝的池水,为什么恐惧? “我太害怕了,感到浑身不舒服,我怎么可能完成如此长的距离?”首次面对50米的标准赛道,阿布杜用“惊慌失措”自己的当时的心情。不过这个英俊、机智的年轻人具备了一个良好的运动员所必备的气质,那就是对挑战自我的渴望和创造最好成绩的期待。 “拿以前跟现在比,那就像是池塘和海洋的差距。” 面对“海洋”他完成了比赛…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阿卜杜获得了最热烈的掌声。阿卜杜说:“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真正来这里的原因。”…面对这样的人、事、物,这些镶着金、银、铜的小牌子真的有那么重要么?我想对他们来说享受这种没有纷争,专心比赛的时刻可能比赢得奖牌更让人激动吧。毕竟,于他们来说毫无顾虑的准备比赛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啊?而对于那个国不成国,家没有家的地区来说,能平安到达这里,能站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本身不就是一次伟大的壮举么? …
http://duoduoluo.tyblog.com/index.shtml
贪言——贪世道 嗔梦——嗔春秋痴语——痴流水 惊魂——惊别家
小茶
天使
云淡风轻
天涯博客 www.tyblog.com 版权所有